“回廊” 谢艾格赵爱华联展
2022.7.10-2022.9.20
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7号楼102室
新闻稿
中世纪的时候,回廊是大教堂,修道院,食堂,学院,宿舍等建筑之间的血脉,它是一片墙和走廊,包裹着修道院旁的拱廊和一个花园,形成了修道院禁地。它是僧侣生活的屏障,隔绝着世俗的工具。甚至有了回廊,食堂可以被安排在教堂的对面,礼拜者可以远离厨房的噪音和气味。
此次COSPACE展览长方形展厅四周包裹的走廊,好似连接着禁地的血脉,囊括了回廊包罗万象的环境。回廊里是一个静僻封闭的环境,是艺术家自创的独立世界,她们的作品在这里似乎没有意图,没有目的,在空间里呼吸,流动。这样的展现邀请观众拉进他们之间的距离,跟着作品的影子,一起呼吸,并去发现它们的走向。她们的作品并不拘泥于一种经典的风格,而是单纯,清澈的展现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态度,给观者一个坦然自若观感体验。
这样气定神闲的心态来源于两位艺术家如持戒般的自律。公鸡打鸣前早早的起床自观,冥想,如同僧侣或修女在回廊中的惯例。画,雕塑之间没有边界,他们是围绕花园的走廊,像赤道一样,他们跟着自己的轨迹,正如同赵爱华所说的“吾生有幸,抬眼见大师,低头见自己的脚印,如果出不了大的远门,那就凝视近旁的一株植物,不断地凝视,感动不知不觉,思思信仰深入生命,有时暗夜中的植物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要想去记录它们的欲望。月光倾泻在树的枝干上、树叶树杈上,将夜概括的极为生动而不动声色,浑朴而多情。无多笔墨,自己纵然在上面起舞也不知觉了。”
赵爱华以自然为师,但她的修行没有停留在自然。抑或如宋代范宽那样,隐士般的生活。“但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 万法从心,简单质朴的生活滋养着她的作品,在她的作品中,不难体味到自然的自在与灵动。反观谢艾格,雕塑制作工艺的特殊性给了她更多机会嫁接她的思想。谢艾格曾说过她受不了作品的不完美,就一再修正,直到达到心中的预期,不然就会沉浸在这个纠结反复的过程中。然而,最后的“完美”给观众带来的整体性和格式塔不同的是,它抹去了我们对作品已知性的感知,带来的是一个似曾相识的虚幻现实。谢艾格的对象既停留在雕塑的原始表面,同时也窥见她的内心世界,极简的同时极大。在看似轻松悠哉的人物背后,是细腻的故事性,和对社会性的反思。作品中没有对象是被定义的,它们的故事和梦境一直在游走却一直在回廊的中心。